記者手記:傳承弘揚李政道先生的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8/11 23:13:04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傳承弘揚李政道先生的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

    字體:

      “他為世界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為中國的大科學裝置建設和人才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家國情懷令人感動”……

      8月11日上午,李政道先生追思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行,院士、專家、師生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330余人共同緬懷,深情追憶他的科學貢獻和崇高品格。

      李政道,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蘇蘇州。1946年,李政道赴美留學,后在美國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

      1956年,李政道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論斷,翌年經實驗驗證后,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時我剛參加工作,這一轟動事件令我備受鼓舞?!蹦暧饩叛闹袊茖W院院士張煥喬依然記得當年的情形。從那時起,他更加堅定信念:一定要為國家的科研事業作出貢獻。

      自1972年起,李政道先生多次回國講學、建言獻策,改革開放后更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科學教育事業的進步,促成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建立,推動設立CUSPEA(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建言設置博士后流動站制度等。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高原寧院士難忘,李政道先生先后提議在北京大學成立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和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并親自擔任兩個中心的主任,促進粒子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等領域的青年學者培養和國際合作研究。

      “從先生組織的中外交流活動中,我們獲取了前沿知識,激發了科研靈感?!倍辔豢茖W家獲益匪淺,感懷不已。

      1983年4月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正式立項,1988年10月實現第一次正負電子對撞,這是中國繼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人造衛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領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從物理目標的選擇到加速器方案的確定,從人才培養到工程管理,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設過程中,李政道先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時是從零開始,在許多人看來是天方夜譚?!敝袊茖W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院士說,李政道先生利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通過各種渠道協助解決了大量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斯人已逝,風范長存。與會者紛紛表示,將傳承弘揚李政道先生的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不斷開拓進取,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張泉、溫競華)

    【糾錯】 【責任編輯:徐海知】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