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大問題看美國邏輯漏洞-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5/17 16:00:54
    來源:新華網

    從兩大問題看美國邏輯漏洞

    字體:

    514日,美方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復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華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

    微信圖片_20240517124007

    美國打著“產能過?!钡钠焯枌e國先進產業進行肆意打壓,是典型的霸權邏輯。

    我們來看兩個問題。

    267b12332cd4f19c0cfb1ddfec72557

    問題一:產品出口就是產能過剩?

    以新能源車為例,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65萬輛,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銷量為120.3萬輛,僅占全球銷量的8%。反觀美國僅天然氣這一品類就共出口了9120萬噸,成為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此外,美國生產的大豆、芯片、波音生產的客機,更是大量出口海外。美國也是產能過剩了嗎?

    c1f92eef1fb7dc8cfddd7f71c642fac

    問題二:政府到底能不能補貼產業?

    美國把矛頭指向中國政府對中國新能源車實施的稅收減免和補貼政策。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接受采訪時說到: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但這種攻擊恰恰暴露了美西方在對華貿易議題上采取的雙重標準。

    早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起步之初,為扶持初創型企業的發展,我國政府給予了部分稅收優惠與補貼政策。但從2016年起,中國正式對新能源汽車行業財政補助采取退坡機制;20221231日,“插電混合動力車4800/輛、純電動車12600/輛”的國家財政補貼正式退場。

    反觀美國才是產業補貼的“大戶”,近日,拜登政府宣布將向先進微芯片的主要生產商臺積電提供高達66億美元的資助,努力將一些最前沿的半導體技術引入美國。

    近年來,美國相繼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為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清潔能源產業提供約3690億美元稅收激勵和補貼,通過數千億美元的直接和間接補貼,直接干預市場資源配置。

    從以上兩個問題可以看出,美國以如此混亂的邏輯揮舞大棒,實質上是不想承認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的賽道上已經落后中國。當追趕不上,就肆意甩鍋,對別國先進產業進行打壓。美國與其在別人身上找問題,不如摒棄偏見,遵守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以開放包容心態和中國公平競爭。

     

    出品人:車玉明

    策劃:李志暉

    監制:馬軼群、孫佳悅

    執行策劃:王妍清、胡玥聰

    視頻制作:白雪、李銳杰、孫瑤

    編輯:吳曉寒、劉音苑

    新華網融媒體產品創新中心

    【糾錯】 【責任編輯:杜蕙】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