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助推婦女發展與基層治理現代化——專家解讀《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30 11:07:19
    來源:中國婦女報

    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助推婦女發展與基層治理現代化——專家解讀《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

    字體:

      《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指出,中國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中,注重發揮婦女和婦女組織作用……廣大婦女積極擔當作為,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點是,積極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為深入理解白皮書相關內容,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兼職教授葉文振。

      記者:您認為“健全家庭文明建設、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服務有效供給、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四項機制,在支撐婦女引領家庭成員共建共享平安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分別承擔怎樣的功能?

      葉文振:婦女在引領家庭成員建設和諧小家的同時,推動家庭和諧發展的溢出效應轉化為共建共享平安社會的力量,而平安社會建設成果,又為家庭建設提供重要支撐,這正是婦女參與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從這個角度來講,四個機制發揮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具體可從三方面理解:

      第一,四項機制各有側重,為家庭發展筑牢支撐。家庭文明建設是全社會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是將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融入家庭日常。一方面吸納社會文明成果滋養家庭,另一方面通過家庭文明成果的外溢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核心是構建“三位一體”協同育人體系,明確三方分工與協同,實現共同育人目標;家庭服務有效供給機制的關鍵,是打通家庭與社會的互動渠道,為家庭發展爭取多樣化外部支持,如育兒服務、養老幫扶、困境家庭救助等。

      當家庭內部無法解決困難時,能及時獲得社會資源補給,避免陷入危機;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的作用,是構建“家庭自我調節+社會力量幫扶”的雙重防線,既引導家庭建立內部溝通機制,也通過社會層面的調解力量,在婚姻關系緊張、家庭矛盾升級時及時介入,避免矛盾擴大甚至家庭解體。

      第二,四項機制并非單向服務家庭,而是形成“社會支持家庭發展,家庭反哺社會和諧”的閉環。一方面,通過家庭文明建設凝聚價值、家校社協同培育人才、家庭服務供給解決難題、矛盾糾紛化解防范風險,讓家庭這個“社會最小細胞”健康運轉,對平安和諧社會建設起到基礎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家庭在機制保障下形成的好家風、好經驗,能通過婦女的引領傳遞到鄰里、社區,將“家庭小和諧”轉化為“社會大和諧”的動力。

      第三,對婦女而言,四項機制更是重要的賦能載體。在家庭中,女性不僅是家庭的組成部分,更是家庭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推動者和實踐者;家校社協同育人讓婦女在參與孩子教育中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家庭服務有效供給為婦女減輕家庭負擔,釋放其參與社會的時間與精力;矛盾糾紛化解能為婦女營造和諧穩定家庭環境,減少發展顧慮。當婦女能在家庭中實現平等發展,又能借助機制將家庭優勢轉化為社會貢獻時,“婦女引領家庭成員共建共享平安和諧社會”便有了堅實的實踐支撐。

      記者:“尋找‘最美家庭’”“創建文明家庭”“評選五好家庭”等評選類活動,與“家規家訓亮家風”“家書家信傳家風”“科學家教育家風”等實踐類活動,在深化家庭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過程中,分別承擔著怎樣的作用?這些活動如何讓家風培育從“典型示范”走向“全民參與”?

      葉文振:“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三類評選,雖源于不同時期,卻始終緊扣我國家庭建設的核心目標,通過挖掘優秀家庭范例、樹立可學參照,既引導家庭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保持活力,又以家庭的健康發展,夯實社會穩定進步的根基。盡管三類評選在內容上略有交叉,但本質均是時代發展的體現。進入新時代,它們也仍承載國家對家庭建設的新要求、新目標與新期待,推動家庭發展與時代進步同頻共振。

      “家規家訓亮家風”“家書家信傳家風”“科學家教育家風”等實踐活動,通過整合家風建設內容和方式,打造好家風建設系列活動。其突破評選類活動的“典型局限”,推動家庭建設從“少數標桿”覆蓋到“每個家庭”,進而引導家庭在觀念、素養、審美、家教方法等方面,與新時代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深度雙向適配,使家風建設切實融入日常。

      兩類活動協同發力,推動家風培育從“典型示范”走向“全民參與”。一方面,評選類活動篩選的優秀家庭,為實踐類活動提供鮮活素材與價值導向,圍繞“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凝聚全社會共建共享家庭文明的合力;另一方面,實踐類活動的“亮家風”“傳家風”“育家風”等雖各有側重,卻均在傳承優秀傳統家風的同時,又賦予其新時代內涵,從而加速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形成,推動全社會形成“家家講文明、戶戶育家風”的生動局面。

      記者:結合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新需求,未來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應如何進一步創新載體、拓展維度,更好地服務婦女全面發展與基層治理現代化?

      葉文振:未來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需緊扣新時代新需求系統推進。

      首先,要以白皮書學習凝聚共識,通過社區、家庭層面的廣泛學習,讓群眾真切感受政策對家庭發展的賦能,積極主動參與家庭建設;其次,以精準調研對接需求,把握新時代社區結構、家庭形態的新變化與新挑戰,迭代“最美家庭”等評選,將智慧社區參與度、老年家庭關愛、家庭教育落實等新指標納入評選體系;第三,構建“婦女發展—家庭建設—基層治理”良性互動機制,推動三者協同融合,以家庭之力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如鼓勵婦女帶頭參與智慧社區服務、老齡化關愛等實踐,既發揮巾幗力量,又讓家庭成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載體,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

    【糾錯】 【責任編輯:杜蕙】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