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科威特城11月14日電 通訊|從“醒腦開竅”到“再現笑容”——中醫故事溫潤中科情誼
新華社記者尹炣
在科威特首都省自然康復醫院的中醫診室里,一根根銀針在燈光下閃爍。在進行幾次治療后,患者曼蘇爾·卡拉夫多年的頭痛和視力衰退得到了明顯改善?!爸袊t生的針灸太神奇了!”曼蘇爾感嘆道。為表達感激,他特意贈送給中國醫生一本相冊,封底寫著阿拉伯語——“仁心無界”。

11月2日,醫生在科威特首都省自然康復醫院的中醫診室里為患者診療。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這一幕,是中國(吉林)第17批援科威特醫療隊工作的縮影。2025年2月抵達科威特以來,他們用精湛的醫術、溫暖的服務和科學的中醫理念,讓當地民眾感受到東方醫學的魅力。
中醫診室里,呂宏魁醫生的治療室坐滿了慕名而來的患者。當地律師曼蘇爾·卡拉夫是其中一位。他多年來飽受頑固性頭痛和視力衰退困擾,頑固性疼痛常令他夜間難以入睡。今年2月,他懷著希望走進了中醫診室。呂宏魁醫生使用“醒腦開竅針刺法”進行了三次治療后,曼蘇爾的頭痛顯著改善,行動也變得輕松不少。經過一段時間針灸治療,他的視力也提高了0.3??祻秃蟮乃啻卧谏缃幻襟w上推薦中醫針灸,稱其“以細針修復了生命的平衡”。
還是今年2月的一個清晨,科威特自然康復醫院內,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在候診區毫無征兆地突然暈厥在地且血壓驟降。危急時刻,中國醫療隊的多名醫生與護士迅速展開救治,監測生命體征、測血糖、補液,并協調轉院……一系列操作迅速且有條不紊。由于救治及時,患者成功脫險。目睹全過程的當地醫護人員連聲稱贊:“他們反應太快了!”當地媒體隨后還報道稱,中國醫生不僅醫術高明,更具備國際一流水準的現代急救能力。
第17批援科威特醫療隊隊長熊壯表示,中國醫療隊始終以患者為中心,以精湛的醫術和仁心仁術架起了溝通和信任的橋梁。

11月2日,醫生在科威特首都省自然康復醫院的中醫診室里為患者診療。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70歲的阿卜杜勒阿齊茲表示,他被頸椎病折磨了七年,嘗試過各種藥物與理療但收效甚微。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決定嘗試中醫針灸。在今年9月第一次治療后,他便驚喜地發現頸部疼痛明顯減輕,旋即放下疑慮,堅持接受系統治療。隨著療程深入,他多年積累的肩腰腿痛也逐漸緩解,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醫療隊的張楚醫生在為他治療的同時,還詳細講解頸腰部鍛煉方法,手把手教授日常伸展動作?!搬樉牟粌H治病,還教我如何與身體相處?!卑⒉范爬瞻R茲說。如今,他常向親友講述自己的康復經歷,已然成了中醫的“民間宣傳員”。
患者索菲婭在工作期間突發右側面部肌肉癱瘓,今年9月,李莉莉醫生開始為她實施針灸治療,并為她制定了個性化治療方案。為了配合治療,護士任雪還每天指導她進行康復訓練,反復演示動作要領。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索菲婭口角歪斜得到矯正,眼瞼可以自然閉合。她激動地說:“是中國醫生讓我重開笑顏!”
如今,越來越多科威特民眾走進這家醫院中醫診室,帶著好奇來、帶著開心和信任走。拔罐、推拿、針灸等傳統中醫療法逐漸成為當地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醫療隊還面向公眾舉辦中醫體驗和講座活動,用通俗的語言講解經絡學、氣血理論等基礎知識,讓人們理解針灸、草藥背后的科學邏輯與哲學思想。
當地報紙曾報道稱這里的中醫診室是“沙漠中的東方花園”。不少患者將康復經歷寫成感謝信寄到醫院,也有人特意在節日期間送來阿拉伯傳統點心表達謝意。醫療隊隊員的診室內,患者為表達謝意贈送的手工藝品、感謝信等,成為中科人民友誼的見證。
從院前急救到傳統療法,從醫療合作到文化傳播,中國援科威特醫療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仁心無界”的精神。中醫在科威特的傳播,不僅帶來了健康與希望,也為兩國人民架起理解與友誼的橋梁。
“治病救人是我們的職責,傳播文化是我們的使命?!毙軌颜f,“每一次診療,都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文化交流?!?/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