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益州郡治面貌“呼之欲出”——云南河泊所遺址考古新進展追蹤-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1 16:02:0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漢代益州郡治面貌“呼之欲出”——云南河泊所遺址考古新進展追蹤

字體:

  記者近日從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作為古滇國都邑和漢代益州郡郡治的云南昆明河泊所遺址,2023年考古取得新進展,包括初步推測出益州郡城址范圍,新發現300多枚封泥、300多片有字簡牘、大型建筑遺跡磉墩和疑似城墻基礎等。

  河泊所遺址位于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河泊所村附近,距離曾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古墓群不遠。2021到2022年,河泊所遺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大量簡牘、封泥、寬約12米的道路和大型建筑基址,表明西漢中央政府已對云南行使治權,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在西南邊疆演進的考古實證。

  白線方格部分為此次布設的探方。(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河泊所遺址考古領隊、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蔣志龍介紹,2023年遺址考古發掘面積1000平方米,發現了建筑基址、道路、房屋、陶片堆、墓葬等豐富遺存,出土各類器物近700件。

  重要發現包括300多枚封泥和300多片有字簡牘。封泥印文包括益州刺史、益州太守章、犍為太守章、越巂太守章、廣漢太守章等官職,擴大了益州郡文書往來范圍,是西南地區自古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實證。簡牘出土于7個地點,年代推測屬于東漢,與該遺址此前出土的西漢簡牘一脈相承,延長了云南出土文字史料的時間跨度。

  工作人員在探方內清理表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發現建筑遺跡磉墩6個。這些磉墩已揭露部分組合起來呈L形,分布區域長約20米、寬約15米,由泥土混合大量螺螄殼筑成,附近還有破碎的大型筒瓦和溝瓦。專家推測這些磉墩應為大型官制建筑基礎。

  發現寬約12米的道路,系2021年發現道路的延伸。解剖表明,這條道路至少前后三次鋪筑,最上層路面年代為魏晉時期,推斷這條道路應該是益州郡城內主干道。

  蔣志龍介紹,“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一些尋找城墻的重要線索,隨著發掘進一步揭露遺址內的主要道路和大型建筑,益州郡治的面貌已經呼之欲出?!保ㄓ浾呶闀躁?嚴勇)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