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下 孩子們的鄉村藝術節-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文化 > 正文
    2023 08/23 08:58:12
    來源:新華網

    九嶷山下 孩子們的鄉村藝術節

    字體:

      8月19日,孩子們在晚餐后蕩秋千玩耍。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20日,周燕(左上)和志愿者、村民們一起搭建裝置藝術作品“蘑菇屋”。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19日,孩子們在玩耍自己制作的玩具弓箭。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19日,孩子們和志愿者在晚餐時交流。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20日,在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中,小朋友用籃球表演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20日,孩子們在裝置藝術作品“眼睛屋”休息玩耍。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20日,在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中,老師和孩子們用古琴彈奏、演唱歌謠《南風歌》。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20日,周燕(右)向觀眾介紹參與演出的孩子們。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19日,小朋友在大元社草坪劇場的陶土裝置上繪畫。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這是8月20日拍攝的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大元自然村(無人機照片)。近年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租賃了村里12座閑置房屋,用于教學和師生住宿。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20日,在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中,孩子們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20日,孩子們在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中體驗投壺游戲。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8月20日,孩子們在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中玩套圈游戲。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pagebreak

      這是老師、志愿者和孩子們用樹枝、竹篾搭建的裝置藝術作品“云朵屋”(8月20日攝)。

      在湘南九嶷山北麓三界峰的深處,坐落著一家有詩有畫的小小藝術家園——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劉休和妻子周燕畢業于美術院校,2015年回到劉休的家鄉湖南省寧遠縣水市鎮游魚井村。他們發現村子里有許多留守兒童,于是成立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以美育人,守護山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心成立以來,周燕、劉休和幾位常駐老師利用晚上和周末給孩子們上課,并到周邊鄉鎮和縣城中學開展藝術課程培訓。每逢寒暑假,都有來自各地高校的學生來到中心志愿服務。

      今年暑假,附近村子和鄰近鄉鎮的50多個孩子參加了大元社藝術文化交流中心的暑期活動,學習繪畫、表演、音樂、詩歌和劇本創作等藝術相關課程。

      8月20日傍晚,以“種子發芽”為主題的2023大元社鄉村青少年藝術節在大元社草坪劇場舉行,這是暑期活動的“結業典禮”。孩子們策劃籌備各種表演,自己布置演出現場、設計戲劇服裝、組建藝術裝置。在這場假日時光的歡慶中,孩子們展示自我,用藝術創作和外界對話。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常寧】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