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微球路,同心筑未來——恒瑞醫療腫瘤介入專題學術會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5 10:17:34
來源:新華網

十載微球路,同心筑未來——恒瑞醫療腫瘤介入專題學術會舉行

字體:

11月22日,南京國際青年會議中心迎來“十載微球路,同心筑未來——恒瑞醫療腫瘤介入專題學術會”的召開。本次會議以“總結臨床成果、深化學術交流、推動技術轉化”為核心宗旨,匯聚國內腫瘤介入領域頂尖專家、臨床醫師及行業同仁,通過專家授課、專題研討、案例分享等形式,系統梳理CalliSpheres®載藥微球十年來在肝癌、肺癌等介入治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與實踐經驗,為腫瘤精準介入治療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權威云集:共話十年創新歷程

會議特邀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國科學院院士滕皋軍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克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鄒英華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顏志平教授共同擔任大會主席,并匯聚全國介入科、腫瘤科等領域的權威專家。研討環節中,專家們圍繞載藥微球技術發展展開深度交流。

在開場致辭中,主席滕皋軍院士指出,肝癌和肺癌作為中國“雙高”惡性腫瘤,始終是臨床治療的重點與難點。過去十年,進口介入耗材雖推動技術進步,但價格高昂、適配性不足等問題亟待破解,而國產載藥微球通過持續創新,正逐步突破這些瓶頸。

徐克教授強調,CalliSpheres®作為國內首個獲批的載藥微球產品,憑借“精準靶向栓塞+局部藥物緩釋”機制,成功開啟腫瘤介入治療“長效化、低毒化”新時代,標志著中國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實現自主突破。

鄒英華教授回顧十年發展歷程,指出CalliSpheres®已累計惠及數十萬腫瘤患者,相關研究成果被納入《中國肝細胞癌經動脈介入治療臨床實踐指南(2025年版)》等8部權威指南共識,并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超200篇,成為行業標桿。

顏志平教授表示,從早期研究到如今的技術成熟,國產載藥微球通過醫工結合解決了均一粒徑、生物相容性等難題,未來將向更高品質、智能化、個體化方向邁進。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國科學院院士滕皋軍教授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克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鄒英華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顏志平教授

核心突破:臨床證據驅動治療革新

會議的第二篇章為學術交流環節,顏志平教授以《精細化TACE治療:肝癌介入治療的創新實踐》為題,系統闡述了“三段式栓塞”理論在肝癌治療中的突破性進展——通過超選擇性插管精準定位腫瘤供血動脈實現藥物直達病灶,借助載藥微球的緩釋特性實現化療藥物局部持續釋放,再聯合免疫治療激活全身抗腫瘤免疫,形成“局部+全身”協同效應。這一創新不僅解決了傳統治療中藥物流失率高、全身毒副作用大的痛點,更為部分患者實現病灶根治提供了可能,標志著中國肝癌介入治療從“經驗醫學”向“精準醫學”的跨越。

隨后,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朱海東教授圍繞《TACE與系統治療在肝癌治療中的價值和應用思考》展開主題報告,指出中晚期肝癌(BCLC B/C期)以TACE為基礎聯合系統治療已成為臨床主流策略。朱海東強調,多項臨床研究證實,聯合方案可顯著提升療效:EMERALD-1研究顯示,TACE聯合免疫/靶向治療使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延長至15.0個月,疾病進展風險降低23%;TALENTACE研究進一步證實,聯合方案客觀緩解率(ORR)達81.3%,腫瘤控制效果顯著優于傳統單一治療。同時,朱教授提出未來需通過多學科協作(MDT)優化患者分層,結合精細化TACE技術,在提升療效的同時減少肝功能損傷,覆蓋更多分期患者,為中晚期肝癌治療提供更精準、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朱海東教授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于海鵬教授以《載藥微球引領NSCLC介入治療新時代》為題,系統闡述了DEB-BACE(載藥微球支氣管動脈化療栓塞術)技術在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中的創新價值。于海鵬指出,NSCLC占肺癌病例85%,中晚期患者面臨標準方案失敗后選擇匱乏、特殊人群耐受性差等臨床挑戰,而DEB-BACE技術通過精準靶向栓塞與藥物緩釋機制,實現突破:臨床數據顯示,中位總生存期(mOS)達13.77個月,6個月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顯著優于傳統BACE方案;對高齡、體能差等特殊人群及合并咯血或肺不張患者,展現出高耐受性與快速癥狀控制優勢,肺復張率達80%、咯血止血成功率88%,為特殊人群提供更優治療選擇。于海鵬進一步強調,DEB-BACE聯合免疫/靶向治療可協同增效,進一步延長生存期并提升腫瘤控制效果,標志著NSCLC介入治療正式邁入精準化、個體化新時代。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于海鵬教授

核心價值:構建腫瘤介入新生態

活動現場,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許林鋒教授和鄒英華教授主持“大咖論道”環節,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家平教授、四川省腫瘤醫院許國輝教授、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馬亦龍教授展開深度交流。本次介入專題學術會不僅是載藥微球技術十年臨床成果的系統總結,更搭建起“學術交流-技術推廣-患者獲益”的三維協作平臺,為腫瘤精準介入治療注入新動能。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許林鋒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家平教授

四川省腫瘤醫院許國輝教授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馬亦龍教授

在會議總結環節,大會主席團一致認為,本次學術會實現了三大核心價值:其一,通過高級別臨床證據解讀與標準化操作培訓,賦能基層醫師提升中晚期腫瘤診療能力;其二,以真實世界數據為支撐,讓更多患者了解載藥微球介入治療在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三,推動醫企協同創新,為載藥微球在肺癌等新領域的探索指明方向。十年耕耘,CalliSpheres®載藥微球從國產突破到全球引領,不僅改寫了腫瘤介入治療格局,更讓中國智慧惠及全球患者。未來,校企醫多方將持續深化合作,以“精準化、聯合化、規范化”為方向,共同開啟腫瘤精準治療新篇章,為“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貢獻重要力量。

活動現場

 

【糾錯】 【責任編輯:宮曉倩】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