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五周年的重要紀念節點,同時也迎來了首個“世界消除宮頸癌日”。這是人類首次將消除一種癌癥的宏偉目標正式納入全年日歷,在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當前,“男女共防”已被國際公認為消除子宮頸癌的關鍵路徑,國際乳頭瘤病毒學會積極響應并呼吁各國盡快采取“男女共防”的政策。在這一背景下,今年五周年的主題聚焦于“立即行動,消除宮頸癌”,旨在呼吁大眾正確認識HPV感染和宮頸癌的危害性,提升男女共防HPV理念并積極采取相關預防措施,為支持世衛組織和中國加速消除宮頸癌的共同目標貢獻力量。
HPV感染可能危害男女身心健康,需引起重視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宮頸癌發病率持續增高并呈現年輕化趨勢,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宮頸癌發病率居中國15-44 歲育齡女性惡性腫瘤第三位,死亡率居中國15-44 歲育齡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魏麗惠教授介紹,幾乎所有的宮頸癌(99.7%)都與生殖器官感染HPV有關,對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疾病負擔。HPV按照致癌性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持續的高危型HPV 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而在男性中可能會導致肛門癌、癌前病變等疾病,低危型HPV感染可能引起尖銳濕疣(生殖器疣)等疾病。
男性和女性都面臨感染HPV的風險。然而,個人和社會認知層面對男性HPV感染的重視度和預防意識仍有不足。在2023年9月《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發表的一項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發現,世界幾乎三分之一的男性感染了至少一種生殖器HPV類型,約五分之一的男性感染了一種或多種高危型HPV。同時男性群體通常沒有常規的HPV篩查及檢測方法,這也進一步讓HPV感染所帶來的疾病危害更加隱蔽。
低危型HPV感染導致的生殖器疣可能給患者造成疼痛不適,影響日?;顒?,甚至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一項前瞻性研究的基線分析顯示,生殖器疣患者疼痛不適的比例高達46.7%;一項橫斷面研究顯示,患有生殖器疣的男性中存在總體性功能障礙的比例為35.2%,而且生殖器疣局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局部皮膚的瘙癢、燒灼感、糜爛和疼痛等反應,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男女共防是預防HPV感染和相關疾病的核心要點,應成為社會共識
性行為是HPV傳播的主要途徑,接觸性傳播可能會導致HPV在男女之間反復傳播。魏麗惠教授強調,男性感染HPV,除了會影響自身健康,也會大大增加女性再感染的幾率,因此提升社會整體預防HPV的健康意識至關重要,男性和女性都需要重視預防HPV感染來保護自己、伴侶以及家人的健康。
中國積極響應世衛組織發布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近年來不斷完善宮頸癌防治服務體系,通過多部門協同合作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全方位推動加速消除宮頸癌目標的實現。為了進一步減少HPV感染在全人群中的傳播,《預防性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中國臨床應用指南(2025版)》中明確提出了 HPV 應男女共防的理念。
魏麗惠教授表示,中國依然還有大量人群沒有對HPV感染危害有所了解并采取健康措施,如何共同提升男性和女性對于HPV的疾病認知和預防是當前需要關注的重點。攜手社會各界力量進一步推動HPV感染及預防的宣傳教育,開展多樣化手段提高男女共防HPV的認知,將有助于加速全球消除子宮頸癌進程和“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實現。
消除宮頸癌是全人類的共同愿景,讓我們積極響應首個“世界消除宮頸癌日”的號召,提升HPV男女共防的認知并采取預防措施,攜手奔赴一個男女共防HPV的免疫預防新時代。
若您想了解更多有關疾病知識的信息,請咨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本內容由默沙東中國提供支持,未經授權禁止轉發
11-2026-CN-HPV-035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