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者說|中國投資協會能投委秘書長張杰:零碳園區是踐行"雙碳"目標的“試驗田”與“加速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11 15:03:23
來源:新華網

碳路者說|中國投資協會能投委秘書長張杰:零碳園區是踐行"雙碳"目標的“試驗田”與“加速器”

字體:

  嘉賓簡介:張杰,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投資協會零碳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零碳中國倡議》發起人之一,長期從事能源產業投資、能源轉型戰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豐富的能源產業投資特別是清潔能源產業投融資、能源行業研究、區域智慧能源規劃頂層設計等經驗及相關資源整合能力。

  當“零碳園區”首次寫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這一戰略部署背后,是中國經濟綠色轉型的深層次變革。在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倒逼出口企業轉型、國內園區發展模式亟待升級的雙重壓力下,零碳園區正從政策概念走向產業實踐的核心戰場。

  “零碳園區進入國家頂層設計,釋放了三個關鍵信號?!敝袊顿Y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杰在新華網“碳路者說”節目中深刻指出:“它彰顯中國踐行‘雙碳’目標的堅定決心,推動能源消費側轉型倒逼供給側革命,更將培育國內綠色低碳新市場?!?/p>

  從頂層設計到戰略落地的必然選擇

  “零碳園區的提出,標志著中國‘雙碳’目標進入系統性實施階段?!睆埥苤赋?,其戰略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彰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通過園區這一微觀單元的低碳化改造,向全球傳遞“雙碳目標不動搖”的清晰信號;其二,加速能源供需兩側協同轉型。園區作為工業生產和能源消費的集中載體,其轉型能夠倒逼能源結構優化與消費模式革新;其三,構建綠色經濟新增長點。零碳園區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有望催生萬億級綠色產業市場。

  “過去園區發展以經濟為導向,犧牲了環境與能源效率。如今,零碳園區的轉型本質是從‘粗放增長’轉向‘綠色高質量發展’,這與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高度契合?!睆埥軓娬{。

  零碳園區戰略的加速推進,既源于外部壓力,亦來自內部變革需求。國際壓力已成現實推手。歐盟CBAM法案要求追蹤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直接影響我國45萬家外貿企業?!巴庀蛐推髽I對零碳園區的需求已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睆埥鼙硎?,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出口國,外向型企業面臨嚴峻的碳關稅壓力。零碳園區通過整合綠色供應鏈與碳管理體系,可幫助企業應對國際合規挑戰。

  國內層面來看,轉型更顯迫切,傳統園區的不可持續性問題日益凸顯。能源結構轉型與數字技術革命為園區“二次創業”提供了機遇。張杰表示,零碳園區不僅是環保要求,更是經濟增長的“零碳引擎”,這不僅是環保命題,更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

  破局關鍵在于標準、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協同攻堅

  盡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但張杰坦言,中國的園區建設與發展實現真正“零碳”仍面臨三大核心挑戰:

  “標準體系亟待統一?!睆埥苤敝赴Y結:“北方風光資源豐富卻受制于產業鏈配套,南方出口需求迫切但綠電供給不足?!蹦壳傲闾紙@區認證體系尚未統一,碳足跡追蹤、減排量核算等基礎規則缺位,導致南北方園區難以協同發展。建立國家層面的標準體系已成當務之急。

  “技術瓶頸是根本制約?!睆埥芴寡?。當前“源網荷儲”、“綠電直供”系統集成度不足,亟需突破智能微電網、氫、儲能、虛擬電廠等關鍵技術,重構能源基礎設施架構?!霸淳W荷儲和增量配電網這一塊,還需要我們現有的傳統電力網來做支撐和保護”,張杰表示,電網的角色很關鍵。與此同時,風光等綠能的不穩定性與儲能技術處于初級階段,也制約著園區24小時穩定供能?!熬C合的能源解決方案的技術這一塊還有待于開發?!彼f。

  “商業模式需要創新破冰?!绷闾紙@區建設初期的高投入令人生畏,商業模式創新成為破局關鍵。張杰提出三條破局思路:將減排量納入碳市場交易獲取收益;通過綠色金融工具(如綠色債券、中長期國債、REITs)提供資金支持;以技術創新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耙屃闾纪度霃某杀局行淖優閮r值創造中心?!睆埥苷f。

  未來圖景:數智與綠色的交響

  據統計,我國現有國家級經開區230家、高新區178家、省級園區超2000家,共同構成40%碳排放的主陣地。隨著2025年首個零碳園區標準體系有望出臺,這場變革將進入快車道。

  張杰指出,當零碳園區從政策概念轉化為產業實踐,其意義遠超節能減排本身——它正在重構產業集聚模式、能源系統架構和區域協同機制,最終重塑中國經濟的綠色基因。

  “綠色+數智”雙轉型是張杰描繪的零碳園區清晰路徑

  綠色,即高碳→低碳→零碳的能源革命;數智則是通過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構建智慧碳管理平臺?!笆紫纫罱〝底植杉到y,統一園區水電熱氣冷,這個很關鍵?!睆埥鼙硎?,要確??勺匪?、可核查、可認知;其次要打造AI管理平臺,實現數據智能分析與決策優化。他強調,這三大原則能夠確保未來碳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

  在實施主體上,張杰強調協同發力:“政府引導很關鍵,企業執行也很重要,金融服務體系要跟進,科研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彼A測,未來3-5年將涌現一批零碳園區先行者,但需注意園區類型差異(工業型、服務型等),轉型不可冒進。對于未來發展,張杰很樂觀:“零碳園區的轉型如果做得好的話,可以加速推進我們的‘雙碳’目標的實現?!?/p>

  零碳園區是檢驗雙碳技術路徑的實踐場域,亦是培育綠色經濟的孵化器。從試點到復制,零碳園區建設將帶來一場涉及能源革命、產業升級與制度創新的系統性變革。政策層面,國家與地方標準體系將愈加完善;產業層面,新能源裝備、儲能技術、碳管理服務等賽道將加速崛起;區域層面,南方外向型園區與北方資源型園區將形成互補格局。

  當政策、技術、資本形成合力,中國經濟的綠色基因將迎來全新表達。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