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低空經濟生態合作論壇在廣州隆重召開。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中國航空學會低空經濟首席專家董志毅出席論壇,并接受新華網《論道低空經濟》欄目訪談,就安全對于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等問題發表了深入見解。
董志毅表示,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黨中央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發展,今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預計到2030年,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有望達到2萬億元。
他進一步介紹,低空經濟是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要發展平臺,以傳統通航和新興通航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傳統通航飛行使用固定翼、直升機等有人駕駛航空器,新興通航飛行使用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OTL)、飛行汽車等新型航空器。傳統通航應聚焦于“賦能升級、提質增效”,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更廣泛的社會需求。而對于新興通航,應聚焦于“培育壯大、創新發展”,需要加大對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并行,開拓全新的市場空間。低空經濟具有輻射面廣、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豐富、使用主體多元、涉及部門和領域多、成長性帶動性強、數據要素驅動明顯等特征,在農林植保、巡線巡查、城市空中交通、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場景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拉動有效投資、創造消費需求、提升創新能級等方面潛力巨大。
董志毅表示,發展低空經濟,離不開數字科技。隨著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將會有更多類型的航空器、更加龐大的空中交通規模、更為復雜的運行環境、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數字科技因其具備跨界融合力強、迭代升級快、人機協同度高等特點,必將催生低空經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中國電信作為國內低空經濟前瞻布局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運營商,協助蘇州市政府建設低空服務監管平臺和蘇州市低空政務飛行服務中心,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將更好地推動數字科技賦能低空經濟。
董志毅特別強調,在大力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筑牢安全底線,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系。他強調,安全是低空經濟的生命線,是低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管得住安全,低空才能放得開。因此,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工作中,要建立既審慎又包容的體制機制,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也要因地因事制宜,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市場需求創新監管規則,以高水平安全來保障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