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安徽成為全國第三個、長三角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近年來,安徽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精心構建了一個以應用場景創新為核心驅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生態系統。
競逐新賽道,按下低空經濟“加速鍵”
在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一架灰色的載重無人機變身“挑山工”,機身下的掛鉤穩穩抓住滿載食品飲料等物資的貨箱,輕盈地向山頂飛去;與此同時,一群游客興奮地搭乘觀光直升機,從云端視角領略黃山的雄奇壯美。
在長江邊,一架大型貨運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飛上天空,載著200公斤藍莓汁和快遞件,從安慶市懷寧縣飛至合肥市瑤海區,順利完成跨城低空無人貨運飛行。9月18日,合肥—懷寧低空無人跨城貨運航線正式啟用。
無人機正在黃山運送物資。(黃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些都是安徽低空經濟蓄勢高飛的生動注腳。工業大省安徽于2021年成為全國第三個、長三角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并逐步形成“合肥與蕪湖雙核驅動,其他城市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
“我們利用有人機和無人機的不同特性,拓展‘空中看黃山’、景區物資運輸、生態巡護、應急管理等多元場景應用,賦能景區治理現代化和高品質文旅產品供給升級?!秉S山迎客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福利說。
發展低空經濟,體制機制改革走在前列。安徽出臺《安徽省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實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等政策,設立10億元產業基金,引導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研發創業等。
寬闊的停機坪沐浴著秋日的陽光,一架架輕型飛機振翅欲飛,今年3月正式投入運營的六安金安機場是安徽省第三個獲得正式運營許可的A1類通用機場。
“依托六安金安機場,我們加快電動固定翼飛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新能源航空器的研發、驗證和應用?!绷阒亓︼w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李聶軍告訴記者,地處大別山的六安有豐富的紅色文旅資源,公司計劃與當地合作探索“低空+紅色文旅”、航空主題營地等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
目前,安徽已建成A類通用機場6個,寧國青龍灣、肥東白龍、六安金安、明光女山湖4個通用機場已投入運營,碭山、界首2個通用機場正在取證待運營。泗縣、旌德2個通用機場在建,另有超過100個臨時起降點投入運行。同時,安徽注重數字化、智能化的“軟基建”,加快推進“三網一中心一平臺”建設,即空域網、航路網、起降網以及飛行服務中心、低空智聯平臺,不僅解決“有機場落”,還要解決“有路可飛、飛得順暢、飛得安全”的問題。
在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中,安徽沒有簡單地追求機場數量或飛行器制造的單點突破,而是精心構建了一個以應用場景創新為核心驅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生態系統。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民航處二級調研員楊藝兵介紹,安徽已形成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體,無人機、eVTOL產業加快發展的態勢,產業鏈涵蓋飛機整機制造、發動機、航電系統、航空部件材料、運營服務等環節,集聚企業300余家,2024年全省低空經濟規模約550億元。
以場景創新應用引領低空經濟安全有序發展,是安徽低空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
在合肥,合肥婦幼保健院(西區)距離合肥市中心血站10余公里,自從采用無人機“快遞”空中送血以來,運送時間壓縮一半以上,為患者贏得寶貴救治時間,被市民們暖心稱為“生命航線”;在蕪湖,長江江面上空,無人機不僅可以為過境船只提供水上物資配送,還能助力高效率、高精度的長江禁捕巡航;在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等旅游資源富集地,低空旅游、觀光游覽等消費級應用快速拓展;在皖北地區,廣闊的平原和連片的農業區,為農林植保、農業勘測等無人機應用提供了天然的大規模試驗場……
楊藝兵介紹,伴隨應用加速,2025年1月至8月,安徽省完成傳統通航飛行3.43萬架次、9759小時,同比分別增長33.52%和46.02%。2025年上半年,全省無人機總飛行時長157萬小時,同比增長45.37%。(記者 張紫赟 王菲 胡銳)
解鎖新場景,打造行業“超級實驗場”
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應急救援……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近50家行業頂尖企業齊聚合肥駱崗公園,向觀眾展示無人體系的各種前沿技術和新產品、新應用。展會現場負責人介紹,無人化、智能化是低空經濟發展的趨勢,此次全空間無人裝備最新技術和產品的集中亮相,旨在促進全空間無人體系多場景示范與應用拓展,賦能未來產業生態構建。
今天,合肥正在成為低空經濟“超級實驗場”:產業集群的壯大,為低空經濟打下了堅實的制造基礎;應用場景的創新,進一步助推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
由老機場改造而成的合肥駱崗公園內,已開放30余個低空應用場景,應用領域從外賣配送、文旅觀光逐步向通信導航、低空氣象、無人機反制等方面拓展,融入全空間無人體系的低空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向“超級場景”加速演進。
近年來,合肥以打造全國低空經濟綜合發展標桿城市為目標,逐步實現了研發、測試、生產、運營全鏈條布局。合肥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推進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低空智聯網建設,打造水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集聚低空經濟企業突破200家。
伴隨著低沉的嗡鳴,一架電動固定翼飛機緩緩滑向500米長的水泥跑道,幾秒加速后,銀翼騰空而起飛向藍天。舷窗之外,初秋的田野畫卷緩緩鋪展在游客眼前。
飛行培訓、空中游覽、試飛測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廬江金牛航空飛行營地里,商業化運營的電動固定翼飛機正在提供各式各樣的低空飛行服務。
“正式掛牌試營業不到3個月,我們已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參與飛行體驗和游覽,10多人在營地接受完整的飛行訓練,駐場飛機數量從2架增加到5架?!睆]江金牛航空飛行營地駐場運營方安徽昱辰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汪澎說。
今年6月,廬江金牛航空飛行營地與合肥濱湖之翼航空飛行營地一起,獲得安徽省航空航海模型協會正式命名,成為安徽省命名的第七批航空飛行營地(輕型運動飛機類),以航空運動這一融合發展新場景,為合肥低空經濟解鎖新的增長點。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廬江金牛航空飛行營地,一名游客正準備體驗空中飛行。(受訪對象供圖)
包括廬江金牛航空飛行營地在內,合肥市低空載人飛行場景已開通約8條航線、累計飛行近6000架次;98條常態化運行的物流航線,超12000架次載物飛行,逐步構建起高效協同的“城市空中物流配送網絡”;在公安、應急、生態環境、巢湖管理等部門推行低空公共服務場景,為億航、零重力、峰飛等頭部企業提供特色定制場景……
據統計,合肥已拓展4大類、22中類應用場景,建設180余個低空起降設施,開通260多條航線,實現近7萬架次的低空飛行。
搶抓低空經濟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以更加豐富的場景應用為低空經濟注入動力,合肥仍在加速行動——
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負責人的低空經濟發展工作專班;制定《合肥市低空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錨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目標;出臺《合肥市支持低空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拿出真金白銀對開通商業化常態化飛行航線、打造“無人機+”示范場景、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給予補貼……
8月25日,合肥市低空安全實驗室正式揭牌。作為安徽首個專注低空安全研究的實驗室,這里將進行全鏈條體系構建、低空智能網聯技術融合、低空政務場景創新等低空安全的全鏈條研究,為低空載人載物、城市治理等領域落地標桿應用,提供微氣象、通信、導航、監視等服務,護航低空經濟安全有序發展。
汪澎說,目前,廬江金牛航空飛行營地已在準備跑道延長和加寬工作,預計明年將完成第二座機庫的建設,完善配套設施?!芭c合肥的低空經濟共同起飛,我們相信未來一定能‘飛’向更高更遠?!保ㄓ浾?王菲 馬姝瑞)
拓展新空間,“天空之城”已初露崢嶸
乘坐小型固定翼飛機穿越藍天白云,從高空看低空感受江城的美麗風光,位于安徽蕪湖的東方飛谷航空飛行營地里,游客們正在開啟一場沉浸式“天空之旅”。從高空俯瞰,長江之畔,山水之間,一座由航空小鎮、飛行營地、通航機場、低空智聯系統等共同構建的“天空之城”初露崢嶸。
加大場景創新應用、搭建低空智聯體系、完善產業生態……作為全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安徽省蕪湖市堅持創新引領,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起飛”,當地集聚產業鏈規上企業近200家,在業內贏得“大飛機看上海,小飛機看蕪湖”的贊譽。
走進位于蕪湖市灣沚區占地3.49平方公里的航空小鎮內,可以“解鎖”從航空零部件制造到通航飛機和無人機整機研發、生產、維保、運營的全產業鏈,基本實現不出小鎮可生產一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通航飛機。
2013年,蕪宣機場和通航產業落子蕪湖,經過12年發展,蕪湖市已成為國內重要的低空裝備基地、安徽省低空經濟未來產業先導區,集聚了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蕪湖騰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航瑞航空動力裝備有限公司等一批行業“翹楚”,低空經濟聚鏈成勢。
圖為位于蕪湖的東方飛谷航空飛行營地一角。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菲 攝
走進位于蕪湖市灣沚區的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智造基地,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正揮汗如雨,加快項目建設。
蕪湖市灣沚區區長馬榮說,阿聯酋知名企業Autocraft與時的科技簽署了價值10億美元的采購協議,計劃采購350架E20 eVTOL,在建的智造基地將成為這批“空中出租車”的重要生產基地,讓蕪湖智造閃耀國際舞臺。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近年來,蕪湖市低空產業鏈核心企業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地方行業標準540項,攻克“卡脖子”技術30項,引育了聯合飛機、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時的科技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行業“單打冠軍”。2024年,蕪湖市低空產業營收達463.8億元,同比增長15.95%。
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笆徍涂债a業的發展讓不少海外客商對中國制造刮目相看!”在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滿林看來,蕪湖的航空小鎮就是一座“夢工廠”,“現在通用航空‘中國心’‘中國腦’‘中國槳’可在蕪湖實現‘中國造’‘中國修’!”
蕪湖持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政產學研融合創新生態,瞄準低空領域關鍵技術加快科研攻關,搭建低空經濟研究院,按照“一院士一主題一中心”的原則設立創新研發中心,先后建設低空智聯中心、多域無人系統技術中心,同時加快建設國家航空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激活產業可持續發展動能。
安全是低空經濟騰飛的基石。
在位于航空小鎮的蕪湖低空智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通過低空服務監管平臺對全市重點區域的低空飛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借助5G-A、AI、大數據、時空計算和空域網格化等先進技術,我們搭建低空智聯體系,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安全、高效、合規的運行保障?!笔徍涂罩锹摵娇湛萍加邢薰究偨浝碇燧峋暾f,讓低空經濟“飛得起”“看得見”“管得住”,護航低空經濟安全有序發展。
政策加持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中國低空經濟迎來發展風口。中國民航局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傳統通用航空完成飛行57萬小時,實名登記無人機總數突破272.6萬架,累計飛行2447萬小時,同比增長149%。
“低空經濟正迎來密集創新和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黃金窗口期?!笔徍形瘯泴幉ū硎?,蕪湖將全力以赴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天空之城”,賦能全國低空經濟“加速騰飛”“振翅高飛”。(記者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