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經略海洋的時代強音——我國首個國家級群島新區浙江舟山向海圖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02 10:09:4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奏響經略海洋的時代強音——我國首個國家級群島新區浙江舟山向海圖強

字體:

  5000多年前,此居華夏先民開啟海洋探索;1000多年前,一座國際貿易港口越發興盛;20年前,“八八戰略”拉開了這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序幕。

  向東是大海,向海繪藍圖。2013年,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十年間,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群島新區,浙江舟山面朝大海,奏響經略海洋的時代強音。

  2023年12月7日,在舟山群島新區老塘山碼頭,一艘外籍貨輪正在靠岸卸裝糧食。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徐昱 攝

  錨定國家戰略,放大海島海域海港優勢

  歲末年初,舟山群島新區老塘山碼頭忙碌依舊,從巴西漂洋過海而來的十萬噸大豆剛卸下船,后一艘掛著韓國旗幟的糧食散貨船已靠岸,甲板上、貨倉邊、船艙里的船員們爭分奪秒地作業。

  老塘山碼頭所在的舟山糧食產業園是我國進口糧食的重要儲運加工基地,2022年進口糧食中轉物流量2500萬噸,占全國17%,其中進口大豆占全國21%,進口玉米占全國26%。

  “依托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條件,我們錨定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求,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糧倉’?!闭憬ê9I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孫霞說。

  不僅“糧集天下”,舟山群島新區“港通五洲”的區位優勢,還讓其成為全國重要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高地。

  位于舟山群島新區東南方的岙山島,有全國重要的石油儲備、中轉基地,站在高處眺望,整座小島被油罐圍繞,數十個單體占地超12個籃球場的大型油罐巍然矗立。

  冬季是天然氣供應高峰時期,新奧(舟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接收站已投用4個單體16萬立方米儲量的儲罐,為周邊及長三角地區提供更強大的氣源保障能力。

  公司總經理何建輝介紹,公司目前已和切尼爾、雪佛龍、道達爾等天然氣生產企業簽訂累計超過1000萬噸/年的天然氣長協資源,并且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獲取10艘LNG船舶運力,從資源地、物流等全方位實現天然氣供應保障。

  對外是遠東航線的要沖,對內是江海聯運的樞紐。

  截至目前,舟山群島新區已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進口糧食中轉中心、鐵礦石中轉基地,初步建成東北亞液化天然氣登陸中心,有力服務國家戰略物資安全和長江經濟帶發展。

  放大海島海域海港優勢,舟山群島新區積極爭取對外開放、先行先試,2017年成立的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已走出一條無中生“油”、聚“氣”發展的特色之路,躍升為國內第一大油氣貿易港、全球第四大加油港。

  舟山市委常委、副市長韓峻介紹,在推進以油氣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貿易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方面,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舟山片區穩步探索制度型開放,累計形成特色制度創新成果299項,全國首創137項。

  聚力新增長極,完善現代海洋經濟“四梁八柱”

  在舟山群島南部海域,一個陸域面積140平方公里的海島——六橫島,正在經歷傳統海洋經濟產業的升級蝶變。

  “全球十大修船廠有三家集聚在六橫島?!敝凵绞薪浶啪执肮I處處長嚴海濱介紹,船舶修造是舟山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傳統海洋經濟產業,舟山目前具備年造船700萬載重噸、年修理萬噸級以上各類船舶3000艘的能力,連續5年修船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

  然而一直以來,船舶修造業背負著“3D”(危險Dangerous、困難Difficult、臟亂Dirty)聲名。

  “過去修船廠油污比較重,再加上噴砂除銹的修船方式產生的粉塵特別多?!?022年修船量位居全球前列的舟山市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軍挺介紹,轉型升級是繼續做強的唯一出路。

  走在萬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的船塢邊,隨處可見工人或是操作手柄、或是操控起重車,通過終端控制超高壓水射流除銹裝備??床坏綕L滾灰塵,也聞不到刺鼻氣味,更沒有了塢底大量的殘余鐵砂,附著于船板外殼的污垢和銹跡便被清除干凈。

  公司總經理陳勇表示,超高壓水真空射流除銹可實現煙霧粉塵年度減排10萬噸,相當于每修一艘船減少700噸煙霧粉塵,這樣的改變為中國,也為國際修船企業的綠色發展打開了通路?!拔覀冏灾餮邪l的‘船塢藍鯨’成功出口新加坡,實現浙江省綠色修船高端裝備的‘境外首單’?!标愑抡f。

  船舶修造“鳳凰涅槃”,舟山群島新區成為國內重要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綠色修船中心。

  舟山市委書記、舟山群島新區黨工委書記何中偉說,十年來,舟山始終把海洋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完善現代海洋經濟的“四梁八柱”,綠色石化和新材料、能源資源消費結算、船舶與海工裝備、數字海洋、清潔能源及裝備制造、“一條魚”、海洋文旅、港航物流和海事服務、現代航空等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拉開框架。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岱山縣的魚山島綠色石化基地變成一座“海上不夜城”,塔橋林立、管道縱橫,銀白色的生產裝備讓小島充滿了科幻感,這是全國最大、單體全球第二的大型石化基地。

  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管委會主任陳海平介紹,基地從上游生產逐步拓展至石化中下游產業鏈,不斷引進鏈主型企業和項目,具備每年4000萬噸的煉油規模和每年1180萬噸芳烴、420萬噸乙烯的生產規模。

  牢記“發展海洋經濟舟山要打頭陣”的囑托,據統計,目前舟山群島新區海洋經濟占GDP比重達到68.5%,居全國沿海城市前列;十年間,舟山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2%,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充分挖掘“海洋生產力”,啟動藍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當前舟山正對標先進地區,實施海洋經濟翻番行動計劃,目標到2027年海洋經濟增加值達到2700億元。

  堅持以人為本,打造善治海上花園城市

  “以前我們出去辦事都要卡著點等船班,游客也不愿意舟車勞頓來我們這兒,自從2021年舟岱大橋通車,我們出島、游客上島都是開著小車‘一腳油門’的事啦!”在舟岱大橋一端的岱西鎮雙合村,村民王代明感受著大橋通車帶來的巨大變化。

  懸水小島上的小漁村成為外地游客青睞地,他自己也從漁民轉型為老板,經營起餐飲和民宿生意。

  “五一、十一,我們這里的房間要提前好久預訂呢!”王代明一臉欣喜,又在雙合石壁景點門口又投資租賃了一個5000平方米的場地,繼續擴大經營。

  據了解,舟山已建成大大小小的公路跨海橋梁20余座。2021年12月29日,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全線建成通車,舟山連島高速公路建設里程達到74公里,跨越8個島嶼,成為中國最長的連島高速公路和最大的跨海橋梁群。當前甬舟鐵路的施工也正緊張進行中,這條鐵路的建成,將終結舟山不通鐵路的歷史。

  一座座橋聯通海陸,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脈,也見證著海島百姓生活品質的加速改善。

  水上交通、公共交通迭代升級,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完善;持續推進大陸引水工程,長期有人居住的86座海島已全部解決供水問題;海塘安瀾、五山水利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有力抵御正面襲擊舟山的超強臺風;海島遠程醫療、漁民養老保險、近萬名漁農村指導員支援鄉村,花鳥、東極、枸杞、白沙、秀山等一批小島煥然新生……

  舟山群島新區不斷演繹新蝶變,社會治理也在邁上新臺階。

  在百年漁港沈家門,“瀛洲紅帆”的船老大們總能把話說到漁民兄弟的心坎上,妥善解決海上矛盾糾紛。目前全市已有700多艘“紅帆船”,黨員船員4000余名,成為出海漁民的“主心骨”“老娘舅”。

  在偏遠海島嵊泗縣,100%還原嵊泗縣政務服務中心實體大廳功能的“云上大廳”,徹底實現政務服務“辦事不出島,服務到村社”,預計全年為群眾和企業節省支出1500萬元左右。

  在定海區馬岙街道馬岙村的善治學堂,一場圍繞村級旅游項目提升改造工程的黨群議事會正如火如荼進行,村兩委班子、優秀黨員、鄉賢人士以及村民代表等20多人紛紛發言。找到民意公約數,引導村民參與基層共建、共治。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從偏遠海島向國家戰略高地的強勁崛起,從傳統漁港向世界一流強港的闊步邁進,從經濟弱市向海洋經濟勃發的全面躍遷,從海島小城向海上花園城市的美麗蝶變,澎湃著藍色動能的舟山群島新區,正以嶄新的姿態迎來嶄新的十年。(記者 鄔煥慶 方問禹 黃筱)

  連接浙江舟山本島和岱山縣的舟岱大橋。新華社發(沈磊 攝)

【糾錯】 【責任編輯:黃銳】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