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張海磊、周以航)今年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近日,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迎來大量觀眾,體驗并掌握基本防災減災技能。
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后重建項目,設置了森林、氣象、洪水、地震、地質等幾大類災害的科普內容,感受災害區、認識災害區、防救災害區、森林防滅火科普教育站、消防科普體驗館、兒童體驗區等展區依次陳列。
在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的模擬街道處,可以看到逼真的震后模擬場景。新華社記者 張海磊 攝
記者在地震烈度演示平臺上感受了3級、5級、8級不同級別地震的震感和橫、縱波的區別,隨后沿著震后模擬道路繼續前行,在模擬街道處,可以看到逼真的震后模擬場景。
教育館的火災逃生區模擬了地鐵、高層住宅、酒吧等不同場景中的火災隱患,以及發生火災后如何正確逃生。酒吧場景火災逃生體驗還對幾個關鍵逃生步驟加以打分,最后顯示參與者的總實訓用時。
講解員在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向參觀者講解地鐵火災逃生的正確方法。新華社發
講解員李垚均介紹,很多參觀者對繩索打結、心肺復蘇、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實用技能比較感興趣。她發現,以前來自單位、學校等的團體參觀者較多,現在自發而來的散客比例在上升,參觀者年齡段也更寬,涵蓋兒童到老人不同年齡階段的群體,大家對應急避險常識的求知欲和關注度也在提高。
在兒童體驗區,夸張的卡通造型、萌味十足的布景,趣味性強的多媒體互動平臺等營造出一個由安全降落、小火車劇場、報警急救中心等組成的模擬安全社區與安全街道,小朋友在快樂的玩耍中,得以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的兒童體驗區。新華社記者 張海磊 攝
講解員王瓊玉說,近年來,不少普通群眾的防災減災知識和能力都在不斷提升,很多家庭還有意識地準備了一些逃生自救裝備。
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副館長謝卓伶介紹,教育館開館以來,累計接待參觀團隊6840個、參觀者48萬人次?!八拇ū緛碜匀粸暮Χ喟l頻發,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十分有必要,希望更多人來這里走一走、看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