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一名蘭考鐵路職工日記本里的車站印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08 16:05:52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一名蘭考鐵路職工日記本里的車站印象

字體:

  新華社鄭州10月8日電 題:一名蘭考鐵路職工日記本里的車站印象

  新華社記者牛少杰

  10月1日,劉丙振在站臺正在進行接車作業。 通聯照片 于洋攝

  10月5日是劉丙振的生日,送走最后一趟客運列車已是6日凌晨1時30分。劉丙振收起信號燈走回間休宿舍,拿出本子補上昨天的日記。

  劉丙振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蘭考站外勤助理值班員。寫日記的習慣,他保持了40多年,已經積攢49本日記。

  “1981年7月11日,蘭考縣增開至連云港的旅客列車,以后也能從家門口坐火車去看大海了,還沒見過大海,充滿期待?!?/p>

  寫這篇日記時,劉丙振只有16歲,自認為是“開篇之作”。雖然短短兩行字,但飽含著他少年時對大海的向往和對家鄉建設的信心。

  蘭考火車站鳥瞰圖。通聯照片 于洋攝

  “港口城市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增開的這趟客運列車,把蘭考這個內陸小縣一下子拽進了時代大潮?!泵棵刻峒按耸?,劉丙振都難掩激動。

  泡桐花開,泡桐花落,時間一晃來到1992年。退伍后的劉丙振從父親手中接過信號旗,正式入職蘭考火車站。

  上班第一天,劉丙振在日記里寫道:“當年風沙、鹽堿、內澇迫害的蘭考,在焦裕祿精神的指引下,如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p>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外出打工的鄉親越來越多,客車車次不斷增加?!眲⒈窕貞?,特別是每年正月十六前后,行李是用床單或者蛇皮化肥袋裹著,旅客從車門擠不上車就從車窗往里翻。

  隨著蘭考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持續加速,客車、貨車開行車次不斷加密,劉丙振幾乎每天都會在日記本上記錄接送列車情況,記錄列車的名單也越來越長。

  劉丙振在閱讀學習資料。 通聯照片 于洋攝

  “起初經停蘭考的貨車主要是運煤車,偶爾還運來一些救濟物資,生活水平提高后這些物資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發到蘭考的小商品列車逐漸增加?!眲⒈裾f,后來大到機械裝備,小到針頭線腦都運來了,“人們吃穿用度也越來越豐富?!?/p>

  來自開封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78年蘭考縣人均生產總值154元,2023年已達到53230元,是1978年的346倍。

  所有日記中,劉丙振印象最深刻的是2017年3月27日那一頁:“河南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蘭考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蘭考成為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為家鄉加油?!?/p>

  “揚眉吐氣!”翻到這一頁,劉丙振動情地說,“以前很多人知道蘭考是因為‘貧窮’,擺脫貧困一直都是蘭考人的夢想,如今終于實現了?!?/p>

  臨近退休,單位又交給劉丙振一項重要任務,讓他再帶一名徒弟,并完善車站歷史資料。為完成好任務,劉丙振把40多本日記重新整理了一遍,總結提煉崗位要領、注意事項,還在部分頁面貼上了生活工作照、年度大事圖片和時尚海報。

  劉丙振在站史廳給年輕同事講述車站歷史。通聯照片 于洋攝

  “日記里有我家從倉庫、瓦房、農家院搬到縣城小區,有我帶家人坐火車去看海,有列車六次提速、蘭考開通高鐵站、復興號發車等內容,見證了我、鐵路、家鄉的變化?!眲⒈裾f,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精彩寫進日記。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