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丨透視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技能人才如何向“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3 23:04:04
來源:新華社

新華視點丨透視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技能人才如何向“新”?

字體:

  金秋時節,能工巧匠收獲勞動果實。

  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23日落下帷幕,348名選手獲得106個項目的金銀銅牌。從占比過半的新領域賽項,到應變求新的參賽選手,本屆大賽新意迭出。

  大賽選拔了哪些緊缺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如何與產業煥新同頻共振?又該如何把握新機遇、開辟職業發展新天地?

  新職業:勾勒產業發展新圖景

  模擬田地里,無人機駕駛員操控無人機按規定路線飛行進行植保作業;測試車道上,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進行車路云一體化綜合測試;操作臺前,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識別芯片絲印層印刷缺陷……各項目賽場上,從事新職業的選手們科技感十足的操作引人注目。

  此次大賽中,從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到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從人工智能工程技術到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17個新職業賽項亮相,體現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

  人工智能工程技術項目比拼中,選手們需要在智慧醫療場景下,通過人工智能相關算法識別藥盒,讓機械手作出相應指令等。來自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選手趙前程對此并不陌生,他所在的團隊已與北京協和醫院展開深入合作,依托醫療數據攻克心內、麻醉等領域痛點難題。

  本屆大賽包括66個世界技能大賽選拔項目和40個國賽精選項目,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數字技術、新能源等賽項占比超過50%。

  世賽選拔項目中,新增無人機系統、智慧安防技術等6個賽項。競賽設備廣泛采用工業機器人、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部分賽項實現“人機協同”操作,展現“人工智能+技能”的未來圖景。

  9月20日,選手在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項目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新職業是產業變革和產業創新的產物,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高質量人力資源的推動與支撐?!笔锥冀洕Q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說。

  他認為,一方面,人工智能訓練師、碳排放管理員等專業性較強的新職業為高技能、高學歷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新舞臺;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平臺經濟蓬勃發展,直播帶貨、數字營銷、短視頻剪輯等崗位對應的新職業打破傳統職業邊界,為更多群體創造了進入勞動市場的機會。

  新技能:折射人才需求新趨勢

  本屆大賽比拼了哪些新技能?選手們的“真功夫”中,折射出怎樣的人才需求新趨勢?

  “機電一體化項目融合機械、液壓氣動、傳感器、計算機等多學科技術,比賽難度一屆比一屆加大,要求選手技能不斷提升,具備設備組裝、電氣連接、程序編寫與調試等多方面能力,與企業自動化生產線更加融合?!睓C電一體化項目裁判宗玉說,不少裁判都感到選手技能水平大幅提高。

  碩士畢業入職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的選手馬辰昊介紹,智能制造工程技術項目考察選手在智能產線開發、生產管控、智能運維等領域的綜合應用能力,既要在技術上懂工藝流程和工具設備,也要在技能上穩定高效落地實施。

  “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有更廣闊的知識體系、前沿技術的創新思維、扎實穩定的實踐能力,努力成為學科交叉、能力全面的復合型人才;保持學習力與創新力,從理論知識出發,在項目實踐中掌握、到應用場景中創新?!瘪R辰昊說。

  9月20日,選手在工業機械項目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本屆大賽參賽選手中,博士、碩士、本科人數占比33%,高學歷參賽選手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前沿技術技能領域?!斑@表明,技術技能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對不同學歷層次人才技術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加大?!比肆Y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吳禮舵說。

  參與污水處理項目比拼后,鄭州市南曹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項目部副經理陳超越感到,技能提升需久久為功?!拔鬯幚碚驍底只?、智能化不斷發展。我們在工作中要對AI調控等持續加強學習,更好適應行業發展趨勢?!?/p>

  大賽明確要求各代表團國賽精選項目選手中,企業職工占比不低于50%?!澳康木褪峭ㄟ^大賽更好助力職工創新創造,讓企業職工認識到自身價值,帶動更多職工鉆研技術、提高技能?!眳嵌Y舵說。

  新機遇:開辟職業發展新天地

  大賽期間,浙江海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興對與企業所在領域相關的項目頗為關注?!白鳛樯罡袠I50多年的注塑機制造商,海天塑機集團需要大量精通數字化運維、自動化調試的現場工程師,對人才之‘渴’、對技能之‘盼’,感受尤為深切?!?/p>

  9月20日,選手在飛機維修項目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近日發布的《北京市新質生產力人力資源開發目錄(2025年版)》顯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5G-A技術研發與應用、人工智能產業的具身智能技術研發等18個核心領域人才緊缺程度最高。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需求目錄(2025)》,四川六大優勢產業人才重度需求占比最高前兩位為醫藥健康、裝備制造。

  在大賽期間,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謝經榮建議,加強產教融合,讓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開設開拓思維、發明創造類課程,搭建實踐創新平臺,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助力企業攻克技術難關、實現技術革新。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段嘉琪此次參與了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項目比拼?!绊椖烤o密貼合企業實際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讓我對工業數據采集、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等有了進一步理解,賽事中的典型任務可以轉化成課堂實例和實訓項目,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掌握核心技能?!?/p>

  讓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更順暢,離不開薪酬待遇的改善、職業發展通道的暢通。本屆大賽在獎勵政策上不僅為獲獎選手頒獎,還對國賽精選項目的金牌職工選手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讓技能人才有榮譽、有獲得。

  記者從大賽中了解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全面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高質量開展技能等級評價,完善“新八級工”配套保障制度,推動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比照認定,積極搭建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不斷提升技能勞動者的待遇和聲譽。(記者張曉潔、孫清清、劉振坤)

【糾錯】 【責任編輯:馮?!?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