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素有“雪山之王”之稱,我國的青藏高原是雪豹的主要棲息地之一。近期,青海省三江源地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非法獵捕雪豹的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兩名被告人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今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施行兩周年。隨著司法保護力度不斷加強,雪豹種群救助情況如何?高原生態保護呈現哪些新變化?記者帶你追蹤一紙判決背后的故事。
牧民非法獵捕雪豹獲懲罰
2024年3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牧民杰某某(后因病去世),在自家草場放置鐵絲制環形捕獸夾,準備獵捕巖羊。
3月底,杰某某的兒子彭某某在草場放牧時,發現有“獵物”上鉤——不是預想中的巖羊,而是一只被鐵絲扣套到頭部,窒息而亡的雪豹。二人并未依法及時上報有關部門,而是動起了出售雪豹尸體的“歪心思”,私自將雪豹尸體運送至親戚先某家的冰柜中儲存。
8月25日,被救護的雪豹“凌小蟄”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雪豹館休憩。(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
在聯絡買家過程中,公安機關將三人抓獲,他們對其非法獵捕、運輸、出售野生動物的行為供認不諱。
“高原的生態環境獨特而脆弱,雪豹作為頂級捕食者,發揮著平衡生態的重要作用。本案中,雪豹因為不法分子的貪婪和僥幸心理而成為犧牲品,令人十分痛心?!比吹貐^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苗遠源說。
非法獵捕雪豹,不僅危害雪豹種群本身,還對與之相關的生態環境造成損害。
承辦檢察官介紹,針對雪豹生態資源保護、種群生態功能永久性損害認定、生態損害價值評估計算等工作,專案組同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司法鑒定所合作,進行專門鑒定,形成了《同德縣雪豹生態環境損害價值鑒定評估報告》。經評估,獵捕一只雪豹并導致其死亡所造成的生態價值損失為20余萬元。
2024年11月4日,西寧鐵路運輸法院對此案作出公開宣判,以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彭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1萬元;判處先某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1萬元。同時,判令彭某某、先某共同承擔因侵權行為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共計20余萬元,鑒定費用8萬元,并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
雪豹救助保護模式逐步完善
雪豹是青藏高原的旗艦物種,青海省三江源地區保存著大面積相對完整的雪豹棲息地,是全世界雪豹分布最為集中、種群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規定,國家支持開展野生動物救護繁育野化基地以及植物園、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加強對青藏高原珍貴瀕?;蛘咛赜幸吧鷦又参镂锓N的救護和遷地保護。
記者獲悉,經過不斷建設,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初步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生態管護員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雪豹研究和保護模式。比如,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成立了由120位生態管護員組成的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5年來監測到雪豹個體70多只;長江源園區治多管理處瀕危野生動物監測站在監測雪豹的同時,兼顧其他瀕危野生動物監測。
9月8日,被救護的雪豹“凌小芒”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雪豹館的假山上玩耍。(新華社記者 李寧 攝)
“近年來,青海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了以雪豹為引領的生物多樣性監測調查體系,目前青海省雪豹數量約為1200只?!鼻嗪J×謽I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最新評估,青海省雪豹適宜棲息地面積約為47萬平方千米,占青藏高原雪豹適宜棲息地面積的25%。
走進西寧野生動物園(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雪豹“凌霜”“凌不服”相互依偎,在陰涼處乘涼休憩;人工繁育的雪豹“傲雪”在假山怪石間散步,不時走到窗邊和游客互動;雪豹“凌夏”時而臥在橫木上小憩,時而和皮球“打成一片”……據了解,國內公開飼養展出的雪豹約20只,其中六成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除了三只人工繁育雪豹外,剩下均來自野外救護。
救護中心主任何順福介紹,救護中心自成立以來,共收容救護野生動物雪豹、普氏原羚、黑頸鶴、黑鸛、藏棕熊、胡兀鷲等62種2200多只,近三分之一恢復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動物成功放歸野外,為海內外野生動物救助保護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
夯實高原生態保護法治之基
雪豹的救護、繁育及放歸,是近年來依法推進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
青海省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羅珺表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施行,對保護高原生態環境的司法實踐意義重大?!扒嗖馗咴纳鷳B環境保護涉及多省區,存在多生態系統交叉的特點,分散立法難以統籌協調。這部法律以區域整體保護為核心,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制度,明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協調機制,解決了跨區域、跨部門協同治理的難題?!绷_珺說。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依法治理由此邁上新臺階。據統計,2022年2月青海省人民檢察院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巡回檢察以來,當地檢察機關共辦理可可西里非法獵捕野牦牛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鄂陵湖水域非法捕撈水產品公益訴訟案等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696件,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得到有力保護。
青藏高原的生態系統獨特而脆弱,一旦遭到破壞,修復難度極大。近年來,高原生態旅游蓬勃發展,紛至沓來的游客也給高原生態保護帶來新挑戰。
檢察機關提醒,根據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參加青藏高原旅游、山地戶外運動等活動,應當遵守安全規定和文明行為規范,符合區域生態旅游、山地戶外運動等管控和規范要求;禁止破壞自然景觀和草原植被、獵捕和采集野生動植物。
專家建議,加強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黃河保護法、長江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銜接,強化相關部門和屬地的協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不斷夯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法治之基。(記者李寧、柳澤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