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花瓷“刮胡子”-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25 09:14:03
    來源:新華網

    給青花瓷“刮胡子”

    字體:

    12月14日,一名游客在羅小聰的展覽館內欣賞“剔青”作品。

      今年59歲的羅小聰是景德鎮陶瓷大學的一名教授,多年來致力于當代陶瓷繪畫。和傳統的鐵線描工筆、青花分水乃至青花寫意創作手法不同,羅小聰創作了一種名為“剔青”的陶瓷繪畫技藝。

      據了解,剔青的靈感來自版畫與漆畫,這種青花裝飾工藝與傳統的青花繪制工藝相反,是將青花料先潑灑到泥坯上,在形成山行和云彩的輪廓后,用剃刀剔除畫面,這種類似給青花“刮胡子”的手法極具挑戰。

      經過20多年來的不斷嘗試,根據厚薄不同的青花底坯,羅小聰如今僅憑一把刮胡刀和刻刀,便可以嫻熟地創作出不同意境的山巒與天空、河流與冰川、村莊與人物……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pagebreak

    12月14日,羅小聰在工作室內用刀片“繪制”云彩。

      今年59歲的羅小聰是景德鎮陶瓷大學的一名教授,多年來致力于當代陶瓷繪畫。和傳統的鐵線描工筆、青花分水乃至青花寫意創作手法不同,羅小聰創作了一種名為“剔青”的陶瓷繪畫技藝。

      據了解,剔青的靈感來自版畫與漆畫,這種青花裝飾工藝與傳統的青花繪制工藝相反,是將青花料先潑灑到泥坯上,在形成山行和云彩的輪廓后,用剃刀剔除畫面,這種類似給青花“刮胡子”的手法極具挑戰。

      經過20多年來的不斷嘗試,根據厚薄不同的青花底坯,羅小聰如今僅憑一把刮胡刀和刻刀,便可以嫻熟地創作出不同意境的山巒與天空、河流與冰川、村莊與人物……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pagebreak

    12月14日,羅小聰(右)在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展覽館內和學生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

      今年59歲的羅小聰是景德鎮陶瓷大學的一名教授,多年來致力于當代陶瓷繪畫。和傳統的鐵線描工筆、青花分水乃至青花寫意創作手法不同,羅小聰創作了一種名為“剔青”的陶瓷繪畫技藝。

      據了解,剔青的靈感來自版畫與漆畫,這種青花裝飾工藝與傳統的青花繪制工藝相反,是將青花料先潑灑到泥坯上,在形成山行和云彩的輪廓后,用剃刀剔除畫面,這種類似給青花“刮胡子”的手法極具挑戰。

      經過20多年來的不斷嘗試,根據厚薄不同的青花底坯,羅小聰如今僅憑一把刮胡刀和刻刀,便可以嫻熟地創作出不同意境的山巒與天空、河流與冰川、村莊與人物……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pagebreak

    12月14日,羅小聰(右)在工作室內給一名學生講解繪畫構圖知識。

      今年59歲的羅小聰是景德鎮陶瓷大學的一名教授,多年來致力于當代陶瓷繪畫。和傳統的鐵線描工筆、青花分水乃至青花寫意創作手法不同,羅小聰創作了一種名為“剔青”的陶瓷繪畫技藝。

      據了解,剔青的靈感來自版畫與漆畫,這種青花裝飾工藝與傳統的青花繪制工藝相反,是將青花料先潑灑到泥坯上,在形成山行和云彩的輪廓后,用剃刀剔除畫面,這種類似給青花“刮胡子”的手法極具挑戰。

      經過20多年來的不斷嘗試,根據厚薄不同的青花底坯,羅小聰如今僅憑一把刮胡刀和刻刀,便可以嫻熟地創作出不同意境的山巒與天空、河流與冰川、村莊與人物……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譚雪莉】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