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2月14日電(記者馬思嘉、魏婧宇、楊思琪)在哈爾濱亞冬會男子冰壺銅牌爭奪戰前夜,中國香港隊一壘鐘卓熙還在熬夜看生物課件。閉幕式當夜,他就要克服時差、參加線上考試——為此,他不得不缺席14日晚的閉幕式。
“為了打比賽,他(鐘卓熙)落下三節生物課,昨天賽后熬夜補了一課,今天打完比賽還要補兩課,不然考試可能掛科?!敝袊愀坳犼犻L張卓華說。
2月14日,中國香港隊選手鐘卓熙在比賽中擲壺。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14日上午,中國香港男子冰壺隊與中國隊打響銅牌爭奪戰,最終以3:10落敗,提前一局結束戰斗。雖然未獲獎牌,但對于首次參加亞冬會冰壺比賽的中國香港隊來說,晉級四強已創造了歷史。
現場觀賽的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霍啟剛說,中國香港冰壺隊首次參加亞冬會,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績令人鼓舞、值得驕傲。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支和亞洲頂尖冰壺運動員同臺競技的隊伍,可謂全員業余。鐘卓熙是本科生,正努力備考醫學院;隊長張卓華是金融行業高管;二壘鄭政楠也在上大學,專業和體育毫無關聯;三壘甄浩天在銀行負責活動管理;替補隊員馬致立是電影特效師……
“我們有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在生活和訓練中去做平衡,是最大的挑戰。但我們有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全力以赴、做得更好?!庇捎谠诒荣愔泻暗寐曀涣?,甄浩天啞著嗓子說。
2月14日,中國香港隊選手甄浩天(左)、鄭政楠在比賽中擦冰。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九年前,張卓華和鄭政楠通過中國香港冰壺運動總會相識,其他幾名隊員近些年陸續加入,組建了如今這支隊伍。他們要克服的障礙,不僅是平衡工作、生活、訓練,還要跨越地域、時差,努力尋找更好的訓練場地。
張卓華和鐘卓熙如今在加拿大工作、學習,平時在當地俱樂部訓練。其他三名隊員長期定居香港,而當地缺乏專業冰壺場地。為了吸引更多人參與這項“好玩的運動”,每周一晚上,甄浩天等人都在商場的溜冰場開展冰壺免費體驗活動,并進行兩個小時的訓練。
作為業余隊伍,他們幾乎沒有參賽經費,大多時候都是自掏腰包?!白詮南矚g上冰壺后,感覺我每個月都沒什么錢剩下?!瘪R致立說。
亞冬會比賽前一個多月,他們向各自單位、學校請假,在香港集合。為了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他們常常要通勤三個多小時,到廣州的專業冰壺場地集訓。
2月14日,中國香港隊選手張卓華(右)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在賽場上,與實力強勁的中國、韓國等隊伍相比,他們的動作似乎不夠標準,成功率也不太穩定,但熱愛和團結已讓他們抵達了未曾想過的高度。
每次接受采訪,他們都要等全部隊友和教練到齊,說著說著就勾肩搭背。作為四壘,張卓華投壺成功率有時會低到百分之五十以下,但隊友們努力擦冰、扭轉局面,全心全意地信任和支持他,逐漸幫他在之后的每一投中穩定心態。
“并不是每一支隊伍都像我們這樣團結,而這才是取勝的關鍵?!睆堊咳A說。談到金融行業高管的工作經驗對打冰壺有什么幫助,他笑了:“作為隊長,我管理了一支非常棒的團隊,但作為隊員,我還有很大提升空間?!?/p>
有“冰上國際象棋”之稱的冰壺項目非?!盁X”,“業余”也并非全無好處?!拔覀儗W的大多是理工科、商科,思考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比較強,在比賽中也會有點幫助?!辩娮课跽f。
亞冬會四強,不僅僅是個名次。它告訴人們:一群心懷純粹熱愛和共同理想的人,原來可以克服那么多困難,走得這樣遠。
2月14日,中國隊與中國香港隊在哈爾濱亞冬會男子冰壺銅牌賽后合影。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2014年,中國香港冰壺體育總會成立?!澳菚r候,我們從來沒想過會取得這樣的成績,只是希望有更多人熱愛并參與到這項運動當中?!睆堊咳A說。
本屆亞冬會冰壺賽事在香港轉播,引起不少關注。張卓華等隊員相信,中國香港隊取得的成績,一定會激勵更多年輕人參與這項運動,他們還希望能成立青少年女子冰壺隊和輪椅冰壺隊,以推動冰壺運動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不要被客觀條件或環境限制,要相信自己可以突破難關,去做成自己想做的事?!睋伪緦脕喍瑫]幕式中國香港代表團旗手的甄浩天說,“希望我們未來可以和中國隊一起沖擊冬奧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