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貝爾格萊德10月10日電(記者陳穎)從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出發,越過層層山巒,驅車130多公里,約兩個半小時,便抵達西南部的馬連山區。半山腰間,坐落著一片傳統的木屋村落,名為“好客民族村”。

當地時間9月29日,在塞爾維亞西南部馬連山區的“好客民族村”民俗村落,一位當地村民手拉手風琴,演奏傳統民謠,歡迎中國游客到訪。新華網記者陳穎 攝
下午三點半,金色的陽光灑在村口的草坡上,初秋的風陣陣吹過,十幾位村民身著塞爾維亞傳統服飾,手挽著手,伴著手風琴的旋律哼著民歌,跳著傳統的科羅舞。隊伍兩邊,兩名青年分別揮舞著中國國旗和塞爾維亞國旗。他們已在此等候多時。
歌聲、歡笑聲隨風悠悠遠去,飄向不遠處綿延的山脈、寂靜的山谷。這座美麗的山村,即將見證一場別樣的“婚禮”。
不一會兒,一輛旅游大巴??吭诖蹇?,車上下來20多名年輕的中國游客,他們將來體驗今天這場山村“婚禮”。

當地時間9月29日,在塞爾維亞西南部馬連山區的“好客民族村”民俗村落,當地村民身著塞爾維亞傳統服飾哼唱傳統婚禮歌曲,歡迎中國游客到訪。新華網記者陳穎 攝
村民熱情地拉著游客們圍成圈,伴著手風琴的節奏起舞。這段開場戲讓他們迅速進入狀態。很快,游客們根據事先分配好的“角色”領取服裝與道具。新娘與親友團在村民扮演的長輩帶領下,進入出嫁的房屋,等待新郎的到來。
當天的新郎由18歲的村里青年馬林科維奇扮演。他駕著一輛四輪馬車,在親友團的陪伴下來到新娘家門前。院門被女方親友團堵住,按照傳統,新郎須用隨身的步槍射中懸掛在門口上方的蘋果,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有足夠的能力保護未來的家庭。
一聲槍響,蘋果落地,眾人歡呼。
很快,新郎牽著新娘的手,登上馬車,駛向“婚禮”儀式現場。
儀式上,新娘在村中長老兼司儀的指導下,依次完成向屋頂扔蘋果、拋硬幣、撒谷子等儀式;新郎則獻花、交換信物,并共同飲下一杯清水,寓意洗去塵緣、開啟新生。
“像是闖進了另一段人生?!毙履锇缪菡咝は嬲f,“這些儀式讓我想起中國婚禮上的搶捧花。傳統不同,但那份祝福和情感是相同的?!?/p>
她被當地人的熱情深深感染,“整個體驗非常逼真,能深度融入當地文化,真的很開心、也很值得?!?/p>
馬林科維奇坦言,這已經是他第九次扮演新郎?!懊看挝叶紝ψ约旱奈幕行碌睦斫?,”他說,“這不僅是一場表演,更是一種連接兩個國家的方式?!?/p>
零零后游客陳俊宇則扮演新娘的弟弟?!罢麄€‘婚禮’非常熱鬧,當地人會不斷地跟你互動,帶動你的熱情,讓你真正融入其中。我自己玩得也很開心,感受到了塞爾維亞人的真誠與豪爽?!?/p>
很快,新郎新娘和所有來賓移步到宴會廳,開始婚宴環節。長桌上擺滿了當地傳統美食,新鮮出爐的面包、來自當地農場的蔬菜、雞肉、羊肉、火腿、餡餅、奶酪,還有村民們自制的塞爾維亞傳統李子酒…… “這里的物資運輸不便,所以所有的食材都來自于我們的有機農場,”民俗村創始人熱利科·斯雷迪奇端起酒杯介紹道。
“當你來參加一場塞爾維亞‘婚禮’時,所有煩惱都會留在門外?!彼f,“慶祝、歡笑、娛樂——我們希望每個客人都能體驗這種快樂?!?/p>
斯雷迪奇介紹,民俗村已運營23年。自2019年迎來首批中國游客以來,已接待約300個中國旅行團前來參與體驗傳統婚禮民俗。
來自國內某旅行社的領隊丁童童表示,這種深度文化體驗讓游客能真正與當地人建立情感連接。
“比起只看景點,這種互動體驗更生動,也更容易被記住?!标惪∮钛a充道。
在當地向導尼古拉看來,這場“婚禮”最動人之處在于莊重與歡樂的融合:“看似嚴肅的儀式,實則充滿樂趣。而樂趣,是了解文化最好的方式?!?/p>
夜幕降臨,手風琴的旋律仍在山谷間回蕩。大家笑著回憶剛剛的情景,仿佛置身某個電影片場。
對于這些遠道而來的中國游客和這座偏遠山村的村民而言,這場短暫的“婚禮”,是一場跨越文化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