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道 法國《回聲報》網站11月19日發表題為《“我們正密切關注歐洲首家萬億美元的企業”:歐洲科技業正在復蘇》的文章,作者是沙爾利·佩羅。編譯如下:
2025年是我們期盼已久的一年?在經歷了三年低迷之后,歐洲初創企業生態系統重新出發。這至少是英國風險投資基金阿托米科公司發布的深度年度報告所揭示的結論。
盡管相較于2023年的430億美元,今年440億美元的融資額僅略有上升,但其他跡象表明,歐洲大陸已啟動新一輪增長。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數量今年繼續增加:2025年新增28家,較去年翻倍,總數達到413家。
這些新晉獨角獸公司來自11個不同國家,涉足領域廣泛,如芬蘭的IQM量子計算機公司等。人工智能無疑是獨角獸公司的重要來源。
2025年的另一大亮點是,法國誕生了首家“十角獸”,即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生成式人工智能明星公司米斯特拉爾人工智能公司在完成17億歐元(1歐元約合8.16元人民幣——本報注)融資后,估值達到117億歐元。
阿托米科公司的合伙人湯姆·韋邁爾指出:“十年前我們開始撰寫此報告時,核心疑問是歐洲能否培育出十億美元級企業。如今我們不僅創造了更多十角獸,甚至出現了千億美元級巨頭?,F在,我們正緊盯歐洲首家萬億美元市值企業的誕生,生態系統已準備就緒?!?/p>
在這場融資競賽中,英國預計將再度蟬聯榜首,2025年融資額增長22%,達到140億美元。德國、瑞典和芬蘭也有望較去年大幅攀升。而法國因一年多來的政治動蕩,恐怕難以復制這一勢頭。
盡管歐洲早期初創企業的融資不出所料地保持韌性,但用于擴張期的資金意外增長了13%,人工智能無疑是背后推手。
正如美國風投基金阿克塞爾近期報告所指出,開發人工智能軟件的歐洲和以色列初創公司,正紛紛完成數億美元的融資輪,從而與美國同行的差距日益收窄?!翱蓯邸避浖竞托寥鱽喒颈闶抢C。不過,在大語言模型領域,歐洲仍遠遠落后于美國的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谷歌等巨頭。
歐洲并不只有人工智能。2025年,36%的風險投資流向了深科技(量子、網絡安全、航天等顛覆性創新),而2021年這一比例僅為19%。
報告作者指出:“當美國把資金集中于少數人工智能巨頭時,歐洲卻把籌碼分散到量子技術、國防、交通和氣候科技等多條賽道?!?/p>
另一積極信號是:2025年,逾2.77萬名創始人在歐洲創辦初創公司,創歷史新高,較2023年激增55%。阿托米科公司認為,這得益于“無代碼工具(無需編程即可搭建網站和應用)”和“更強大的創始人網絡”大幅降低了創業門檻。
阿托米科公司的投資人莎拉·格穆里表示:“過去12個月,我們在全歐洲點燃了創業熱情與樂觀情緒,人工智能開啟的新技術周期是最大推手?!卑⑼忻卓乒镜恼{研顯示,2025年約50%的受訪者比一年前更樂觀,而2024年這一比例僅34%。報告寫道:“這是近十年來樂觀度最高的一次?!?/p>
“當被問及‘當下在歐洲創辦科技公司是否更有吸引力’時,42%的受訪者回答‘比一年前更有吸引力’?!苯?0%的受訪者認為“招聘并留住頂尖人才變得更容易”,創下五年來的新高。歐洲科技從業總人數仍低于美國,但增速更快:年均11.2%,而美為8.2%。
盡管前景比三年前光明得多,但要孕育更多歐洲冠軍,仍有短板待補。受訪者把“歐洲市場碎片化”列為頭號難題:法國初創公司常常覺得進軍美國比進軍德國或西班牙更容易。歐盟委員會擬于2026年初推出“第28條制度”,以統一部分成員國對初創的規則。
另一制約因素是退出機制不足。情況已有所改善:年初以來歐洲已完成15筆超10億美元交易,其中11筆為并購。
阿托米科公司指出:“2025年已成為2021年以來歐洲首次公開募股最好的一年”,例證是克拉納公司(雖在美股)成功上市。莎拉·格穆里透露:“預計明年將有更多企業登陸市場,多家公司已明確表示正在籌備上市?!钡耘c行之間,往往還隔著一大步。(編譯/潘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