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止川行,云程萬里。2023年,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中國經濟頂住了外部壓力,克服了內部困難,積聚著“進”的力量。站在歲末,凝望來時的凝望,我們為“中國號”巨輪奮楫前行而歡欣,為中華民族“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韌性而自豪。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蔽敝迩晡拿鞣e累的文化養分,這力量,厚重、綿長;這力量,堅韌、磅礴,支撐起一個民族的韌性。
猶記兔年新春,“中華戰舞”英歌以動人心魄的威猛陽剛之勢火爆出圈。翻飛跳躍、大開大合間,鼓槌聲、踏步聲、吶喊聲,排山倒海?!爸腥A戰舞”在“扣扣”聲中,跳出了天地英雄氣,跳出了中華文化的大氣磅礴、勇武剛毅,扣動了新時代的文化自覺。
2023年,這深沉、持久的力量,讓我們看見一座座城市的厚重、綿長。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年初,淄博因燒烤一鳴驚人,又因市民熱情厚道、城市管理溫情周到贏得口碑。但隨著燒烤熱退燒,安靜下來的淄博該如何講好“網紅城市”的后半篇文章?30年前,淄博經濟實力位居省內前三,隨后整體發展略顯乏力,到2022年,淄博的排名落到省內第七。淄博燒烤出圈后,從各種報道細節中,可以強烈感受到這座城市為重現輝煌所做的努力以及內心的不甘。淄博的不甘和再出發,有一種底氣是因為,這是中國最古老的“網紅城市”,這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的故都。2200多年以前,齊都臨淄是當時最大商業聚集地,手工業興盛至極;同時期齊國文化燦爛,多元開放,變革務實,諸子思想影響后世數千年。淄博有稷下學宮、齊長城,有“圍魏救趙”“老馬識途”,豐富的文化資源,厚重的人文基因,讓人們對這座城市的再出發充滿期待。
如果說淄博是一鳴驚人,更“紅”的“網紅城市”西安,則是典型的厚積薄發。在5月舉辦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李白的詩句“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強烈喚起世人對盛唐繁華的記憶,以及對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自豪。
6月盛夏,西安再次吸引世人目光,一支民間樂隊在古城墻下的演出,引來10多萬人在線圍觀。外賣小哥撐起電瓶車,卸下疲憊,站到舞臺中央,與樂隊一起嘶吼。滄桑的音樂,透過古城門洞,奏出穿越古今的混響。
十三朝古都西安,曾以開放包容之姿走向世界,現在開放包容仍在延續。悠長的歷史文明,與野生的草根樂隊,在古城墻下找到共鳴。如今在西安古城墻下,常態化演出團體已有10支,每天準時表演,這已成為古都西安的一張新名片。
2023,這深沉、持久的力量,讓我們看見一個個追夢者的真誠、執著。
追逐日月,不茍于山川。中華文明的基因里從來不缺少熱愛和夢想。是基因,總會生根發芽。
5月,貴州榕江縣一腳“踢”開流量閥門,偏遠山區小縣憑借“村超”走向世界。從“村超”的火爆,可以看見追夢者的渴望,看見不斷“突圍”的執著。
榕江有一張標注著特色資源和產業的黔東南地圖,榕江縣域標注的是“村超”,而以前,榕江是這張地圖上唯一的空白縣。榕江想從地圖上“突圍”,但五次嘗試,五次鎩羽,直至找到足球作為“突破口”。試錯的過程,“突圍”的艱辛,寫滿了一個山區民族縣的執著。榕江全縣38.5萬人,喜愛足球的超過5萬人,球場內外氛圍好,球迷純粹、樸實,不少遠道而來的球迷沒地方過夜,當地啦啦隊員和村民騰出自家空屋,拿出臘肉、米酒來接待他們?!按宄被鹆艘院?,91歲榕江籍抗美援朝老兵,從武漢趕回故鄉,在現場和球迷一起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村超”火了以后,引來世界足壇諸多名宿來一探究竟,引來“英超”前來指點、尋求合作?!按宄?1人的故事,寫滿了新時代中國農民“對話”世界的從容。
2023,這深沉、持久的力量,讓我們看見許多普通的中國人,不失進取之志,不失樂觀之心的平和、堅韌。
不計朝暮之久,不計山海之遠。堅韌,意味著積極向上。今秋的上海,夜校成為80后、90后年輕人的“心頭好”,一度出現65萬人在線搶近萬入學名額的“名場面”。在年輕人眼里,上夜校是他們融入大城市的努力,是提升精神世界的努力,是對抗孤獨、焦慮和壓力的努力。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與挑戰,他們沒有退縮,而是積極面對,夜校給了他們平靜的喜悅與收獲的快樂。
這一年,還有一些人愛上了景德鎮,做起了“景漂”。有些年輕人告別職業路徑依賴,來到景德鎮揉捏陶土,嘗試另類人生;有些年輕人走進手藝人聚居的村落,辦一個營業執照,花幾百塊錢開始創業?!熬捌毕霌Q一種方式追夢,而恰好,景德鎮為他們提供了一張不太昂貴的入場券。因為,造夢的窯火生生不息,正是這座千年瓷都永遠的“瓷力”。
堅韌里有樂觀豁達?!吧嬉环昼?,快樂60秒!”“我不是大爺,我是伯伯!”天津的跳水伯伯、盤頭大姨、養老院爺爺奶奶們,源源不斷地為2023年貢獻了很多流量。這一年,為什么天津的普通老百姓總是出圈?因為這里有樂觀豁達的基因,“哏都”的樂觀精神,來自天津衛一代又一代人的長期沉淀。
跳水大爺、盤頭大姨,讓人們看到,經歷苦不苦,生活樂不樂,是兩個不相關的問題;“哏都養老院”的爺爺奶奶,則傳遞了一種“放下”的智慧,“能放下對病痛的抱怨,拿自己開玩笑;甚至能放下對死亡的恐懼,拿生死開玩笑”。
2024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依托深沉、持久的力量,迎接新年的第一束光! (田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