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在烏克蘭基輔,烏軍士兵基里洛·邦達連科在插滿悼念陣亡軍人旗幟的草坪前默哀后準備離開。新華社記者 李東旭 攝
新華社基輔11月26日電 記者手記|“我已經精疲力盡”——基輔街頭偶遇烏軍士兵
新華社記者李東旭
近日,烏克蘭從西部至東部氣溫驟降并迎來今冬首場大范圍降雪。被烏克蘭人視為“最艱難”的冬季已經來臨。
烏克蘭全境開始24小時輪流停電和工業限電。在首都基輔,過去一周,每天停電至少8至12個小時。發電機晝夜不息的轟鳴聲,木柴、發電機燃油燃燒的刺鼻煙霧,籠罩著整座城市。
記者日前來到基輔市中心克列夏季克大街、獨立廣場和歐洲廣場,停電導致周邊一片昏暗。在寒冷的陰雨中,市民們走過獨立廣場,神情倦怠。
在獨立廣場西側,一名攜帶行囊的烏軍士兵凝視著插滿悼念陣亡軍人旗幟的草坪,神情茫然。
“我叫基里洛·邦達連科,37歲。明天我就要重返前線,不知道是否還能活著回來?!卑钸_連科對記者坦誠相告。
邦達連科來到基輔是為了與勤工儉學的弟弟告別,“也許這就是最后的告別”,他哽咽了一下,半天沒有說話。
邦達連科曾在波蘭和德國當電力維修工,俄烏沖突爆發后,他返回烏克蘭參軍?!拔覜]有家了,我的妻子在歐洲,現在已成了前妻。我的兒子6歲,戰爭爆發后就沒有見面?!卑钸_連科拿出手機展示了一些照片。
“我已經精疲力盡。4年里,7個要好的朋友殞命戰場。身邊的人相繼離去,我身心受到巨大沖擊,你能想象4年間需要戴著耳塞才能入睡的感覺嗎?”邦達連科痛苦地說。
美國多家媒體25日援引相關官員表態報道,烏克蘭已原則同意美國提出的“和平計劃”,但仍有一些條款需要討論。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宣布,他將派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前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與俄總統普京會面,以期敲定旨在結束烏克蘭危機的“和平計劃”。
“美國只注重利益,不管我們的死活。我們只能靠自己,靠烏克蘭軍隊,美國和歐洲一直為軍事援助的問題爭吵不休?!卑钸_連科氣憤地說道。
如果美方施壓烏克蘭接受這份“和平計劃”會如何?“會很艱難?!卑钸_連科說,“但是烏克蘭沒有退路,過去的妥協沒有換來和平,也許戰爭還將繼續?!?/p>
在第聶伯河左岸的杰斯尼揚斯基區,當地居民帕納修克告訴記者,他居住的小區從9月開始出現停電,家里的供暖系統停電時就無法使用。
在帕納修克看來,停電、停暖、停水都可以扛過去,但美歐的立場讓他感到擔憂。
“我們在流血,而歐洲卻在為大戰作準備?!迸良{修克說,“我們不確定烏克蘭最終是否還想加入歐盟和北約,沒有哪個國家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美歐給烏克蘭描繪的‘美好前景’就像一場夢,而夢醒后只剩痛苦和淚痕?!?/p>

11月9日,烏克蘭基輔市民在商場購買木材,以便在停電期間生火取暖。新華社記者 李東旭 攝

11月10日,在烏克蘭基輔,市民給發電機添加油料。新華社記者 李東旭 攝



